有关于精的一切都是相对较好的,精华、精英、精髓。在很多人的认识里,精英团队应该是个个都是能力超强的个体组合,而实际中的精英团队却恰恰相反。

 

有句话这样描述中国人,“一个人是一条龙,一群人是一条虫。”为什么会有这种描述呢?正是这种对精英文化的误解读?

 

许多人从小就被教育要好好读书,这没有错,错的是这后面说的话。好好读书,才能出人头地。你不好好念书,将来就不能出人头地,你必须努力奋斗好好读书,你才有前途。读书工作是为了你的幸福,读书工作是为了你的前途!一切是为了你!这就是最错误的教育,这就是最糟糕的教育!所以受到这样教育的人长大以后就知道,啊哈,读书工作就是为了我呀,与任何不相干,为了我的前途,为了我的未来,为了我的希望。

 

这样长大的人吃着喝着父母的汗水、奶水长大,却不懂得父母恩;领着、用着、消耗着,公司与国家纳税人的钱,却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他的思维体系中有一个精英的我,而不是责任与义务。这种人组合的群体,只能是一条虫。这种人在社会中大量的存在的,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精英,从不照顾别人的感受。

 

那么西方社会的精英组合就不是虫吗?事情要不同的层面来看,以美国NBA参加奥运会的梦之队为例,这样的篮球成员组合绝对是梦之队,但是实际中这支梦之队的成员只顾个人表现,难以协作与沟通,梦之队的比赛完全是个人表演赛,因为每个成员都是独一无二的精英,这种精英的组合方而最难以沟通,导致了这支梦之队反而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能力水平。

 
 
 
 

 

而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彼得·德鲁克认为:“组织的目的是使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组织不能依赖于天才。因为天才稀少如凤毛麟角。考察一个组织是否优秀,要看其能否使平常人取得比他们看来所能取得的更好的绩效,能否使其成员的长处都发挥出来,并利用每个人的长处来帮助其他人取得绩效。组织的任务还在于使其成员的缺点相抵消。

 

许多优秀的组织正是清楚这一点,才使一群普通的人集合在一起产生出1+1大于2的合力。

 

以企业为例

 

企业中适用的“精”原则,应该是精简。企业的经营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持续的经营管理中,企业应该选择去芜存菁,对人员、对业务、对流程、对工序、对内外事务、进行精简优化。用最少的环节、最少的人、最少的时间、最少的成本进行生产与管理,这也是效益的根本,当然这里少是最合适的意思。

 

企业管理必须对成本进行核算,以总体拥有成本(TCO)来计算,基于当前资源支持的情况下,使用能够支撑的起最好的设备,最好的管理人员,无疑是最节约的方法。

 

现实中许多企业决策者,处于价格的考虑,而不是基于成本核算的考虑,选择同比情况下,价格最低功能最多的所谓人与设备,这样的管理组合,可以干很多工作,但是每个工作的效率与效能都不高。企业管理需要用专、精的人才,专、精的设备,这样生产制造出来的产品才能在专业与质量上有保障。

 

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许多管理者的目光只看在显性的成本上,而忽略的后续的维护成本、隐性成本、边际成本、资源消耗成本与时间浪费成本。特别在管理者的选用上最明显,在“分”的板块,我曾提过,许多企业在招募管理人员的时候招募人员的说法为:“我们今天提供这样的一个平台,来供大家学习、尝试,欢迎大家来接受挑战。”这些企业的决策者在管理的过程中忽视了企业的管理经验尝试成本,往往出现这种情况,招募了一些看似精英的管理人员进去,大多数都有高学历或漂亮的管理经历,几个月后各方面评价上来,跟原来预期的相差甚远。企业耗费了几个月的整体综合成本进行检测,最终得出结论,我们庙小供不起大菩萨,这个精英不适合我们企业。

 

在企业项目运营中,往往出现决策者与管理者没有充分估计成本的隐含性问题,导致预算不足,不断追加预算,项目完成后,发现项目的盈利,比起对应投资消耗的成本,是得不偿失。

 

更多的企业忽略预算管理,而简单的将财务管理认为是财务会计,财务会计体现的是企业过去的运营,而财务管理是基于未来对企业的可流动资源进行有效安排,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工作。

 

上面诠释的这些只是对企业中人的“精”原则描述,而还有许多对业务、对流程、对工序、对内外事务的精简原则,都需要有专业的人才去处理。

 

如果企业只是想实现生存,那么只要找到市场的空间就可以实现,如果想要实现企业不断成长壮大,就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基于未来的角度去考虑,在资源许可的情况下,为企业的各个板块的专精化做深层次的积累。

 

以人为例

 

我常说:“七窍通了六窍不如七窍通一窍。”许多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过于庞杂,没有刻意的先攻克一点,在借由充分认识理解的这一点,对其他领域进行延伸。

 

在现实中,我常听其他人说及:“某个人能侃侃而谈,说的很有道理,还一套一套的,问我这种情况如何分辨,因为他们实际中运用他们的所谓道理,收效甚微,甚至只能听懂无法操作。”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在其论语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论语·颜渊》: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子张问:士人怎么样才可以叫做通达呢?“达”的本义是指德行能够使人信服。但是子张问的这个“达”不是这个意思,所以孔子就反问他,什么才是你所谓的达呢? 子张说,在诸侯国能够声名远播,在大夫之家能声名远播,这就是达。孔子说,你讲的那个是有名而不是达。我所讲的这个达应该是品质正直而崇尚道义,能够揣摩别人的语言,观察别人的脸色,谦恭地和人交往。“虑以下人”,就是自己能够处卑下地、谦恭待人。真正的通达是完成自己,在国以德服人,在大夫之家也以德服人。而有名的人他可以表面上做得很仁德,做得很善良,但是私底下他的行为却完全相反,自己还没有一点惭愧。这样的人他也能在国家、在大夫家里边都有所闻名。子张好名,以为有名就是达。孔子告诉子张名与达是不同的。好名的人伪装出一副仁德的样子同样可以得到名,而真正的达是名实相符,既有内在的德行,也有外在的名望。名者,实之宾也,名是实的宾客,有了实,自然有名。如果为求名而读书治学,一开始就已经离德很远。真正成德之人是不追求名利的,如果他有了名利,名利也只是德行的副产品,并非为名利而名利。这虽是孔子对子张讲的,但对急功近利的今人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不管学习什么都是要扎实的对基本的知识进行消耗和吸收,而不是贪多。现代社会的快餐式速成学习,让许多人忽视学习的真正本质与意义。中华传统文化中启蒙教育的《三字经》,在开篇就讲了“教之道、贵以专”。学贵在精,贵在专,在专精之后,盘触类通,举一反三,能够将新的知识与旧有的知识经验,建立起关联,这有利于新技能与知识的转化。在“知”篇里,认知的内容中已经有过类似的描述。

 

以思维为例

 

谁也无法逃脱部件的命运,因为社会是一部永远运动的机器。

你的被选用和被组装,完全在于正在运转的部件何时被磨损,以及怎样靠近那只随意选取部件的机会之手。在此之前,你又必须被打磨得与社会机器纹丝不差。打磨的过程,则常常是失去自己、适应社会的痛苦与欢乐的过程。

对于社会来说,个性常常只是废品的物质。仅仅是因为太多的个性,天才也许会锈死在备用箱里;在飞速旋转的机器上,许多合适的部件,平庸而安分,远远看去,同样闪动着天才一样的光芒。

 

上面的这一段话,在我参与管理过的企业,在新成员的招募培训的时候,无一例外,我都会要求新成员来背诵这一段话。

 

天有其时、地有其利、人有其能;天尽其时、地尽其利、人尽其能;才能实现天时、地利、人和。外部经济、政治、社会环境许可,自身资源又能提供支持,加上团结协同其他志同道合的人,才能实现顺畅的成功。

 

不能为了精简而精简,也不能为了成为精英而精英,这都是没有价值与意义的。要实现以最小的投入产生最大的产出,就必须对投入的与运营的过程进行成本核算,这个成本核算,不是简单的认定,投入资本与人数,而是应该考虑时间价值,与其他边际关联成本。

 

“精”的核心在于其合理性,而不是最强大的,这也是许多人对“精”误解读造成的。合适的、合理的,才是最优的,每个的条件结构的构成不同,其最合理的结构也不同,不能拿个模式往上套,就说这是最合理的。

 

上一页  行首页  下一页


Lincn.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