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声字。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理、肌理、条理、事理。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理科、数理化、理疗。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理睬。答理。

古代指狱官、法官。大理寺卿。

 

从上面这些理的解释里,不难看出,一旦需要进行反应的事情(即,理),大多数时候,不可避免的要追溯其根源、次序、规律、标准,用客观、科学的方法,依据其自身规律或一定标准进行加工处理,并要实时的作出反馈。其实这些也就是管理要涉及的内容。

 

以企业为例

 

企业中负责处理管理工作的人通常称为经理。

在《荀子·正名》篇中有描述:“心也者,道之工宰也。道也者,治之经理也。”其意思为,心,是道的主宰;道,是治理天下的根本道理。在这里经理是根本道理的意思。

《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明德,经理宇内,视听不怠。”在这里经理是治理的意思。

 
 
 
 

宋·朱熹 《答高国楹书》:“若经理世务,商略古今,窃恐今日力量未易遽及。”到了这里经理,已经代表的就是经营管理或处理的意思。

 

企业中负责经营管理的人指的就是经理

所谓的经营与管理,是指对自己所主管的部门进行有效规划,制定相应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与自己的部属一起,通过切实有效的办法,使之逐一落到实处,逐步实现。

 

由此可见,经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岗位,其工作能力的高低就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严格的来说经理应该是其负责的板块中综合管理能力最强的人,所以经理不是一个称呼。

 

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彼得·德鲁克认为

 

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有90%是共同的。

 

德鲁克认为:管理在不同的组织里会有一些差异。因为使命决定远景,远景决定结构。管理沃尔玛(Wal-Mart)和管理罗马天主教堂当然有所不同,其差异在于,各组织所使用的名词(语言)有所不同。其他的差异主要是在应用上而不是在原则上。所有组织的管理者,都要面对决策,要做人事决策,而人的问题几乎是一样的。所有组织的管理者都面对沟通问题,管理者要花大量的时间与上司和下属进行沟通。在所有组织中,90%左右的问题是共同的,不同的只有10%。只有这10%需要适应这个组织特定的使命、特定的文化和特定语言。换言之,一个成功的企业领导人同样能领导好一家非营利机构,反之亦然。

 

培养经理人的重要性

 

德鲁克认为:经理人是企业中最昂贵的资源,而且也是折旧最快、最需要经常补充的一种资源。建立一支管理队伍需要多年的时间和极大的投入,但彻底搞垮它可能不用费多大劲儿。21世纪,经理人的人数必将不断增加;培养一位经理人所需的投资也必将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企业对其经理人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

 

企业的目标能否达到,取决于经理人管理的好坏,也取决于如何管理经理人。而且,企业对其员工的管理如何,对其工作的管理如何,主要也取决于经理人的管理及如何管理经理人。企业员工的态度所反映的,首先是其管理层的态度。企业员工的态度,正是管理层的能力与结构的一面镜子。员工的工作是否有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被管理的方式。

 

中国古话讲到“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经理人的管理能力,直接决定了他所负责的内容最终走向。而许多企业中,经理是个摆设,实际在做经理工作的是助理,而决策权却由摆设的经理来下。

 

管理模式本身的不合理就导致了管理内容的不合理。成员在接受工作的时候,是助理安排的工作,而汇报的时候应该向经理汇报。

经理说:“谁说这么干的。”

“我听助理说的。”

助理说:“你叫我安排工作的,也没和我说怎么干。”

……

事情都做了这时候来讨论,当初是怎么做的,这是许多企业中真实上演的一幕。

 

许多企业,大呼无可用的人才,一会面,这个是某总,那个是某经理,酒桌上人才济济,一桌都是经理级别的人;而现实中,却指望着员工自发完成工作,这显然是不符合根本道理的。

 

不幸的人生,各有各自版本的不辛,而所谓美满幸福却只有一个版本。管理不善的企业有千奇百怪的现象,而管理顺畅的企业,却只有一个版本,工作的前提条件被触发,自动开始运行流程,工作随着流程的传递而传递,直至工作的完成。

 

以人为例

 

平平淡淡的人生显然是许多人不愿意上演的版本,而惊涛骇浪的人生就意味着必须在过程中经历挫折打击。而且经历并不意味着能成为经验。经历需要经过知识的转换与注解,才能成为经验。

 

经历不等于经验的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低阶军官问拿破仑:「我身经百战,同僚都已升官封爵,怎么我还只是小军官?」拿破仑指着运粮草的驴子:「它们也身经百战,也还只是驴子啊!」

 

知识与技能需要实时更新,中国儒家文化中就不断提及维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 也》)

【译文】孔子说:“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文采和质朴兼备,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人生面临的诱惑很多,人生面临的选择很多,前面我说过了莫忘初衷;许多人在作出选择之后再也做不回自己了,这是否可用算作是迷失了自我呢?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吗?身不由己是一种悲哀。

 

记得看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小女孩跟着奶奶在麦田里拣掉下的麦穗,小女孩问奶奶:

“奶奶为什么要拣麦穗啊?

“麦穗可用用来做面粉,可以用来做你爱吃的面条。”

“那我为什么要吃呢?”

“吃是为了活下去,为了将来长大。”

“那我为什么要活啊?”

……

奶奶在哪一刻无法回答小女孩提出的这个问题。

探讨生命的意义在很多时候,是一个话题,是人来到世界上,他必须面对的永恒不变的话题。

对于一个人来说,要想让自己的人生变得合理,他必须先探明他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只有知道他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他的人生才会变得合理。

 

对学习型组织的描述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学习型组织是让成员体会到工作中生命意义的组织。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本质的核心就是体现企业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当一家企业的管理者无法解释其企业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的时候,这家企业对于社会来说没有多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在这个过程中,自身解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有人的怎么来看待这家可有可无的企业。

 

人也一样,他自己觉得我这样做很有价值,但是换个角度在别人的眼光里,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以思维为例

 

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解释最恰当不过。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hierarchy theor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科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所提出。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各层次需要的基本含义如下:

1)生理上的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2)安全上的需要。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3)感情上的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系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4)尊重的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5)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1954年,马斯洛在《激励与个性》一书中探讨了他早期著作中提及的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敬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之间。但有人还是将其组成了7个层次,如下图所示

【基本假设】

已经满足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求,一旦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另一种需要取而代之。

大多数人的需要结构很复杂,无论何时都有许多需求影响行为。

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

 

满足较高层次需求的途径多于满足较低层次需求的途径。

 

【基本观点】

1 五种需要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样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

2 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座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

3 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4 马斯洛和其他的行为科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在不发达国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马斯洛从人的需要出发探索人的激励和研究人的行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马斯洛指出了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这一趋势基本上符合需要发展规律的。因此,需要层次理论对企业管理者如何有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有启发作用。

 

在马斯洛看来,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

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其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下去,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有的需要一经满足,便不能成为激发人们行为的起因,于是被其他需要取而代之。

 

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热情是由高层次的需要激发。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实现就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他自己的潜力,惟此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

 

人的五种基本需要在一般人身上往往是无意识的。对于个体来说,无意识的动机比有意识的动机更重要。对于有丰富经验的人,通过适当的技巧,可以把无意识的需要转变为有意识的需要。

 

马斯洛还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

 

试验证明,当人呆在漂亮的房间里面就显得比在简陋的房间里更富有生气、更活泼、更健康;一个善良、真诚、美好的人比其他人更能体会到存在于外界中的真善美。当人们在外界发现了最高价值时,就可能同时在自己的内心中产生或加强这种价值。总之,较好的人和处于较好环境的人更容易产生高峰体验。

 

许多的研究表明,高层管理人员和基本管理人员相比,更能够满足他们的较高层次的需求,因为高层管理人员面临着有挑战性的工作,在工作中他们能够自我实现,在另一方面,基本管理人员更多地从事常规的工作,满足较高层需求就相对困难一些。而且需求的满足根据一个人在组织中所做的工作、年龄、公司规模以及员工文化背景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生产指挥系统的管理人员在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方面比科室人员感到更大的满足,双方在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上的差距最大。

在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方面,年青员工(25或以下)的要求比较年长的员工(36或以上)更强烈。

低层次的管理部门和小公司的管理人员比在大公司工作的管理人员更易感到需求得到满足。

 

事实表明,个人和组织中的事件能够而且确实能改变需求。组织中的习惯做法会强烈地影响许多高层次需求的产生并给予满足。例如,根据过去胜任工作而给予的晋升能够激发员工的尊重需求。而且,随着管理人员在组织中的发展,安全需求逐渐减弱,而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则相应增强。下面是需求层次理论的主要研究发现的概括:

 

需求可以认为是个人努力争取实现的愿望。

只有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高层次需求才能发挥激励作用。

除了自我实现,其它需求都可能得到满足,这时它们对于个人来说,重要性就下降了。

在特定时间内,人可能受到各种需求的激励。任何人的需求层次都会受到个人差异的影响,并且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上一页  行首页  下一页


Lincn.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