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定义和作诠释

~~~

如果你看到了这里,你已经看了最少20000多字的描述,希望上面对于“知”与哲学的概念,能够对你的思维产生有作用的联想。如果没有,要吗我的文字整理与表达很失败;要吗你的阅读习惯很糟糕;或者是你的知识结构已经超越了上面的内容;不管那种情况,你都作了阅读。这里面阅读包括了两个内容,一个阅,指你处于认知学习理论中(奥苏贝尔)所说的上位学习或者下位学习;一个读,指你处于并列学习;处于难以产生记忆的并列学习,最好的方式是一字一字的读,而不是阅。

 

在实际我的个人经验中(个人主观经验)许多管理问题的争论与处理,是问题的各方,先下了定义,特别在关乎利益矛盾的同时,这种先下定义的做法非常不利于问题的处理与解决。

 

不管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好,还是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也好,许多时候导致学习无法继续,或者问题很难处理的原因;正是,我们对学习或者问题,先下了定义,这个很难学,这个很难处理,他是个坏蛋,我注定学不会了,下过定义后,我们给了自己足够的理由与借口来回避我们不愿意面对的问题。

~~~

这对学习与问题的处理,于事无补,我们来分析一下,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

 

下定义,就是用简洁而明确的语言,指出被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把容易与之混淆的对象区别开来的一种说明方法。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教学方法。”而作诠释,则是对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和特点进行适当解说的一种说明方法。如《看云识天气》中提到的“虹”,课文注释为:“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条彩色圆弧,这就是‘虹’”。

 

尽管这两种说明都以通俗简洁的语言去说明事物的特点,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仍有较大差异,显示出许多各自不同的特点。

 

从形式上看,下定义在说明事物本质特征时,常用判断句式表述概念,而作诠释可用多种句式来表述。此外,下定义还可用公式来表示:被定义概念=种差+属概念。“属概念”就是被定义概念所属的大类,也就是归类;“种差”就是在大类之中,被定义概念与同类相邻概念间的主要差别。如:“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液体。”“透明液体”就是“属概念”,其余的说明部分是“种差”,也就是“水”与其他透明液体的差别。

 

从特点上看,下定义要准确简明,概括性较强;作诠释则具体而通俗,有时带有一定的描述性。因此,从科学性的角度看,作诠释的语言比不上下定义。

 

从内容上看,下定义着眼于事物的本质属性,作诠释注重于外观的表象、性质和特点。

 

从严密程度来看,下定义要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说明的内涵和外延与事物相等,说明的对象与说明的内容可交换位置,意义不变;而作诠释对说明的对象解说往往侧重于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或者解说它的构造、成因、功用等非本质的因素,因而说明的内容不能与被说明的对象变换位置。二者的区别可用图示表示。下定义:甲是乙=乙是甲√,作诠释:甲是乙=乙是甲×。下面举例比较说明。

 

A、食物是一种能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下定义)

 

B、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作诠释)

 

C、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作诠释)

 

AB两句都是判断句,A句使用了下定义的方法来说明食物的概念,它还可变为:“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就是食物。B句用作诠释的方法从颜色上解说激光,如果变为“一种颜色单纯的光就是激光”,那就荒谬了,因为不是所有有颜色“单纯的光”都是激光。C句不是判断句,说明的内容没有解说“晕”的本质特征,只是描摹了它的具体表象,因而是作诠释。

 

~~~

下定义在说明事物的本质;作诠释是对事务的性质与特点,进行适当的解释说明。我们要清楚的知道,解释现象有利于解决问题,而揭示本质,是在对事物下定义。在实际的学习或是管理问题的处理过程中,应该先寻求现象的解释,系统完整的把事物发展的过程与原因描述出来,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而不是下了定义,然后宣布放弃。

 

在企业管理中质量管理代表之一的六西格玛管理中,对六西格玛的诠释是:六西格玛的中心思想是,如果你能“测量”一个过程有多少个缺陷,你便能系统地分析出,怎样消除它们和尽可能地接近“零缺陷”。

 

如果我们在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尽可能的进行诠释,而不是下定义,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实现,通过学习来提高自我或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上一页   知首页  下一页


Lincn.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