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

 

~~~

要想跨越“知”的障碍,就必须清楚“知”的过程,为什么会说“知”也会有障碍呢。

 

我们不管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经历两个过程,一个是知,一个是行,用直白的理解,就是要先了解,才能做。

 

一件已经做过数次的事情,只要积累了足够的认知经验,做的非常的顺畅与简单;而如果一件事情,是第一次做,或已经做过数次,但是没有在以往的学习与工作的过程中,积累足够的认知经验,那么这件事,做的很勉强,或者可以说很难,让人一想到,头皮就发麻,不愿意继续下去。

~~~

 

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偏差呢?

 

知易行难

 

【注音】:zhī yì xíng  nán

 

【释义】:知:懂得。认识事情的道理较易,实行其事较难。

 

【出处】:《尚书·说命中》:“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孔传:“言知之易,行之难。”

 

知难行易

 

【注音】:zhī nán  xíng  yì

 

【释义】:懂得事情的道理难,而实行却比较容易。

 

【出处】:孙中山《民族主义》第五讲:“诸君要知道知难行易的道理,可以参考我的学说。”

 

【“知难行易”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理论基础】:

关于“知”与“行”的关系,过去中国的传统是认为行比知要困难,即所谓“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孙中山认为这种旧的知行理念把难和易完全弄颠倒了,造成人们“以难为易,以易为难”,结果“畏其所不当畏,而不畏其所当畏”,对真正应该的勇于实践往往视为畏途、缩手缩脚,而对真正应该重视并认真研究的知识和科学,却采取轻蔑忽视的态度、不屑于一顾。这种传统知行观的负面影响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直到近代中国与西方工业化发生正面冲突的时候,演变成为决定胜负的深层文化背景原因。孙中山还长时间痛苦反思辛亥革命前后多次失败的教训,认为革命失败是由于当时的革命党人对革命宗旨和革命方略“信仰不笃,奉行不力”,且“多以思想错误而懈志”,根本原因还在于传统旧说的深刻影响,“是知与不知之故也”。有鉴于此,孙中山毅然决心力辟“数千年来深入于中国至人心,已成牢不可破的知易行难说”,“先作学说,以破此心理之大敌”,针锋相对地创立知难行易说,并把它当作“救中国必由之道”而提出。

 

~~~

在现实当中,我们不能孤立的看待,知难行易或者知易行难,在处于认知或致知的阶段,知道是难的,因为你不知道,根本谈不上做,而在知道的过程中,知道的标准是什么一直困扰的所有认知的人(包括我);当对认知以及事情演化的过程有了客观的认识后,做变成难的了,因为你已经经历了知的过程,现在你要开始行动了,需要做出结果来,在这个过程做是难的。

 

为什么做起来会难呢,是不是在知的阶段漏掉了最关键的节点与要素呢?是否在认知的过程中,关注并看到所有的面呢?有个非常古老的寓言故事,

~~~

 

盲人摸象

 

【释义】:比喻看问题总是以点代面、以偏盖全.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洪进禅师》:“有僧问:'众盲摸象,各说异端,忽遇明眼人又作幺生?'

 

原文:

《大般涅盘经》三二:“尔时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汝,见象耶?’众盲各言:‘我已得见。’王言:‘象为何类?’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译文:

从前,有四个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可他们看不见,只好用手摸。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齿。他就说:“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个又大、又粗、有光滑的大萝卜。”高个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不对,不对,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他大叫起来。“你们净瞎说,大象只是根大柱子。”原来矮个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而那位年老的盲人呢,却嘟嚷:“唉,大象哪有那么大,它只不过是一根草绳。”四个盲人争吵不休,都说自己摸到的才是真正大象的样子。而实际上呢?他们一个也没说对。后以“盲人摸象”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盲人摸象”的寓意是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而应看全局才能了解事物的全面和真实情况。

~~~

 

曾几何时,我们是否犯类似的错误呢?一叶障目致使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呢?

 

如何来避免这样的一个误区呢?我们从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来看待,在过程中需要关注什么,从思维角度来衡量完整,借用中西方不同文化的表述,来交互的看待过程。

 

 

 
 

上一页   知首页  下一页


Lincn.com版权所有